1.防御机制是心灵对内外压力和情绪冲突做出无意识和自动化反应的方式。它们限制了一个人对焦虑、抑郁或嫉妒等负面情绪的觉察,以解决内在的情绪冲突。替代是一种防御机制,是个体把无法对某人或物发泄的精力转移到另一个人或物上的过程。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替代的是:
A.王先生早上没时间吃饭,于是中午把早午饭一起吃了
B.小张在单位受了老板的气,回家后把怒气转嫁到了孩子身上
C.小冰想吃冰激凌,但妈妈不让吃凉的,小冰只好买了很多糖果
D.小周很喜欢一位男同事,却经常跟别的同事讨论该男同事的缺点
解析: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个体”、“把无法对某人或物发泄的精力转移到另一个人或物上的过程”。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 项:王先生中午把早午饭一起吃了,没有涉及到发泄,不符合“把无法对某人或物发泄的精力转移到另一个人或物上的过程”,不符合定义,排除;B 项:小张在单位受了老板的气,回家后把怒气转嫁到了孩子身上,符合“个体”、“把无法对某人或物发泄的精力转移到另一个人或物上的过程”,符合定义,当选;
C 项:小冰没法吃冰激凌,只好买了很多糖果,没有涉及到发泄,不符合“把无法对某人或物发泄的精力
转移到另一个人或物上的过程”,不符合定义,排除;D 项:小周经常跟别的同事讨论自己喜欢的男同事的缺点,没有涉及发泄,不符合“把无法对某人或物发泄的精力转移到另一个人或物上的过程”,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
2.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教学内容最符合环境教育的是:
A.倡导遵守保护环境的行为规范
B.讲授与环境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C.讲授改造自然环境的理论与方法
D.提倡从环境中获取满足人类需求的资源
解析: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 项:倡导遵守保护环境的行为规范,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符合“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符合定义,当选;B 项:讲授与环境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不符合“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不符合定义,排除;C 项:讲授改造自然环境的理论与方法,不符合“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不符合定义,排除;D 项:提倡从环境中获取满足人类需求的资源,没有体现是否要保护环境,是否应可持续获取,不符合“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3.幸存者偏差谬误是统计学中的一种谬误,它是指我们忽略了那些已经不可能向我们显示的数据,而仅仅根据能够向我们展现出的数据,从而得出某种错误结论的谬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幸存者偏差谬误的是:
A.记者在高铁上调查乘客买票的情况后认为,买到车票非常容易
B.小张看到大多数人给予某部电影好评,因此决定去看这部电影
C.许多商业传奇的缔造者都是辍学后创业的,小李读了他们的传记,决定退学创业
D.老王在朋友圈询问哪种钙片补钙效果好,老刘推荐了 A.钙片,于是他决定服用该种钙片
解析: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忽略了那些已经不可能向我们显示的数据”、“仅仅根据能够向我们展现出的数据,从而得出某种错误结论”。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 项:记者在高铁上调查乘客的买票情况,高铁上的乘客都是有票的,符合“忽略了那些已经不可能向我们显示的数据”、“仅仅根据能够向我们展现出的数据,从而得出某种错误结论”,符合定义,排除;B 项:小张看到大多数人给予某部电影好评决定去看,就是根据大数据整体评估后做出的决定,不符合“忽略了那些已经不可能向我们显示的数据”、“仅仅根据能够向我们展现出的数据,从而得出某种错误结论”,不符合定义,当选;C 项:小李读了辍学者创业成功的传记后决定退学创业,这本书本来就只记录那些成功的案例,没有讲述失败者的,符合“忽略了那些已经不可能向我们显示的数据”、“仅仅根据能够向我们展现出的数据,从而得出某种错误结论”,符合定义,排除;D 项:老王问的是哪种好,只看了老刘说 A 好,看不到那些说 A 不好的,符合“忽略了那些已经不可能向我们显示的数据”、“仅仅根据能够向我们展现出的数据,从而得出某种错误结论”,符合定义,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B。
4.顺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做的倾向,即接受他人请求,使他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影响的基本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顺从的是:
A.非典爆发期间,人们争相购买板蓝根
B.小军从军期间按照组织的安排去了西藏工作
C.女友说想吃火锅,晓强带她去了最近的一家火锅店
D.为了让妈妈安心上班,小菁主动提出要照顾生病的奶奶
解析: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接受他人请求”。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 项:非典爆发期间,人们争相购买板蓝根,不符合“接受他人请求”,不符合定义,排除;B 项:小军从军期间按照组织的安排去了西藏工作,这是组织的命令,不符合“接受他人请求”,不符合定义,排除;C 项:女友说想吃火锅,晓强带她去了火锅店,符合“接受他人请求”,符合定义,当选;D 项:小菁主动提出照顾生病的奶奶,不符合“接受他人请求”,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5.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加以优先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其中被清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体现知觉的选择性的是:
A.人们经常把画得不完整的三角形看成是完整的三角形
B.在山下看,觉得城市很大;爬上山顶之后再看,觉得城市很小
C.外国留学生经常把“拆除”写成“折陈”,把“银行”看成“很行”
D.樵夫和猎人看同一张森林照片,樵夫看到很多树木,猎人则看到林间的猎物
解析: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加以优先清晰地反映”。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 项:把画得不完整的三角形看成完整的三角形,未体现“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加以优先清晰地反映”,不符合定义,排除;B 项:在山下看时城市很大,在山顶看时城市很小是由于观察距离的影响,而不是“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加以优先清晰地反映”,不符合定义,排除;C 项:把拆除写成折陈,把银行看成很行是由于看错了字,而不是“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加以优先清晰地反映”,不符合定义,排除;
D 项:樵夫看的是很多树木,猎人看的是林间猎物是由于两个人的关注点不同,所以将自己优先关注到的
事物提取出来,符合“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加以优先清晰地反映”,符合定义,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