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考区考生人数达15454人,全市共设置15个考点516多间考室,考试规模超过历年。
乐山市2013年下半年全省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在乐山一中等11所学校同步进行。此次考试面向社会公招391名公务员,报考人数计13970人(实际参考11836人,参考率84.72%),本次考试规模创市人事考试历史新高。
眉山市此次公招公务员考试设2个考点,应考考生3184人,实考考生2660人,参考率为84%。
绵阳市共设置职位161个,报名参考人数为3424人。其中地税系统拟招录59人,报名人数1909人;法院系统拟招录59人,报名人数1050人;检察院系统拟招录44人,报名人数465人。在三大系统中报名人数最多、竞争最激烈的是北川县法院行政人员职位,报考人数和录用名额之比达226:1。
当天考试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心理素质测试》(报考部分公安职位考生加试科目)、《藏语文》(报考部分甘孜州职位考生加试科目)。(>>>2013年11月3日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申论真题 解析及答案)
考生:读完考题眼睛湿润
在省人事人才测评基地考点,考生向记者介绍,本次申论题以芦山地震为大背景。据考生回忆,申论给出10段材料,包括“天灾无情人有情,团结互助渡难关”的天全县落改村村民、送猪肉的杀猪匠杨华刚、送蔬菜的62岁老太太杨秀兰,基层党组织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普通党员,因工作缺位被免职的杨成毅,以及在灾难面前让学生先逃生的老师,涌向灾区的志愿者,冲在灾情一线的媒体记者、通过网络空间发挥救援力量的网友等。考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后,以《“小人物”也是支撑中国的脊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一位来自湖南的考生告诉记者,读完材料,他眼眶湿润了,“这些地震中的普通群众身上,闪耀着人性最耀眼的光芒。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传播和发扬这个时代和这个社会的正能量。”
专家:考题是对考生的一次教育
3日晚8时,一位长期研究我省公招考试命题的资深教授告诉记者,考题可视为对考生进行的一次教育: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坚实脊梁,青年一代必须树立“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基本理念;试题结合了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这位专家说,这样的试题说的是大家熟悉的身边人和事,甚至是自己参与过的义举善事,让考生有话可说可写。但如没有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没有一定的阅读分析写作的基本功,光靠用“模板”、打锭子的“练习效应”,是得不到高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