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遗传
B.学校环境
C.社会环境
D.个体活动
解析: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文娜卡特制
B.道尔顿制
C.特朗普制
D.分团制
解析:特朗普制是本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创立。它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大班集体教学由优秀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几个平行班统一上课。之后的小班课研究讨论大班课上的教材,由15-20人组成一个小班。然后由学生个人独立自学、研习、作业。教学时间分配为:大班上课40%,小班研究占20%,个人自学占40%。
3.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现代教育理念,乐业敬业及努力奉献的风范,这是指教师的( )
A.专业理想
B.专业知识
C.专业能力
D.专业自我
解析:教师的教育专业知识素养包括: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其中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属于条件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中有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教师必须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
4.下列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隐性课程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校必修课程
C.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重要形式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侧重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析:显性课程也称正规课程指学校所开设的所有课程,即在课程表上应该体现的课程,显著特点是计划性。隐性课程也叫潜在课程,无形课程或隐蔽课程,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具体学习环境中所获得的“计划外”的知识、观念、情感等,不是课程计划中所预期的东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必修课程,是计划之内预期的课程,因此是显性课程而非隐性课程。
5.提出教学过程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的教学理论是( )
A.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发展理论
B.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
C.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D.赫尔巴特的传统化教学理论
解析: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20世纪中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将其心理治疗观推广到教育中,形成的在西方国家广为流传的一种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促进者、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与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着眼于教学的长期、间接的效果、倾向、变化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